【热门】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锦集七篇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,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、简洁。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,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学生调查报告 篇1导言:
调查背景:如今,星座热在大学校园中盛行,星座不仅是大学生议论的热门话题,更被广泛运用于日常人际交往中。大学生关注星座运势、幸运数字、幸运颜色等,甚至在人际交往中也参考星座信息。大学生将星座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途径,在星座文化中得到不同种类的心理需求。然而,星座作为唯心主义的产物,不具有科学依据,有些同学盲目追崇星座,在自我认识以及于他人交往中出现了偏差,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我们在看到星座文化对大学生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,更应该认识到当星座文化超出作为娱乐的工具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。
调查目的:根据以上所述背景,我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,分析星座热现象,并针对呈现出的问题,提出了建设性建议,从而引导同学们辩证理性地看待星座文化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调查内容:大学生对星座文化的态度以及星座对大学生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 调查对象: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在校学生
调查时间:20xx年5月4日-5月11日
调查地点:通识教育学院图书馆、食堂、学生宿舍
调查方法:问卷形式
主体:
星座文化做为一种西方的舶来品,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中国的,星座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流行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,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;是政治开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。社会文化中多元价值观和对个性的重视强调推动了星座文化的流行,现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也为星座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。
大学生处于心理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的阶段,星座文化恰恰满足了他们关注自我、人际交往、缓解压力和对未来好奇探索的特点,再加上大学生思维尚未成熟,所以星座在大学校园里广为传播,据调查90%以上的大学生都知道他们所属的星座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星座文化抱有极高的热情,他们关注星座如何影响到性格、职业、运程、爱情和人际关系等内容,星座问题是他们日常谈话中必不可少的内容,他们会经常登录星座网站去查看近期自己需要注意什么事项,他们会关注自己什么时候能找到心中的白马王子,他们还会关注哪一天是自己的“红心日”(幸运日)和“黑梅日”(倒霉日),他们甚至还会购买与自己星座相关的各种饰品。
并且也找到了理论支撑。在传播学研究中,伊利县调查发现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力,并得出以下结论[1]:1.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、更为有效。2.在基本群体中,人际影响对保持群体内部意见和行动的高度一致非常有效。3.在决策过程中,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的角色。随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(Diffusion of Innovation),再次确认了不同的传播渠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。大众媒介渠道可以迅速到达最广泛的受众,但人际传播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,所以大众媒介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比较重要,而人际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得力[2]。
社会学的研究也发现人际环境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,美国社会学家G·H·库利(1909)最最提出初级群体(Primary Group)这一概念,它认为初级群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,它承担着未成年个体社会化的任务,以及成年个体之间情感交流的功能[3]。此外,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,同辈群体(Peer Group)和参考群体(Reference Group)也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人际和群体除以上功能之外,还会对个人形成群体压力并促使群体规范的最终形成,在这方面社会心理学有重多的相关研究。谢里夫(Sherif,1936)的自动移动光效果实验对群体规
范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。群体规范一旦形成,就会对群体成员产生压力,促使成员接受群体规范,阿希(Asch,1951,1956)的线段判断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[4]。至于群体规范为什么会对成员产生压力,研究表明其源于趋同心理,即个人为了避免因为与众不同的观点而遭受到群体的制裁,而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,这也是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(spiral of silence)的理论基础。
在社会心理学领域,时尚和流行(fashion)作为集群行为研究历来受到广泛的关注,时尚是指一定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、语言、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[5]。时尚是社会上占有一定地位、金钱和闲暇时间的人对自己地位的一种显示和夸耀(Veblen,1899)。时尚受社会文化的制约,民主社会有助于时尚的形成,两种社会形态交错的场合也容易形成时尚(孙本文,1946)。在商业文化的推动下,现代交通和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,也为时尚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。此外,时尚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所以时尚也是物质比较富裕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。因此,都市时尚必先于农村,中心城市必然优于偏远城市。繁华都市范围大,人口多,工商业发达,大众媒体发达,人们思想比较开放,时尚传播就比较迅速;反之,农村或偏远城市,生活比较保守,风俗传统力量较大,外界信息输入较少,时尚的传播就比较慢(时蓉华,1998)。
青年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,青年智力和情绪的发展,思维和心理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特点,青年是流行时尚的主体,又是传媒影响的客体,所以青年期对于时尚的追求也是不可避免的。目前学者一般倾向于从生理、心理和社会三个因素综合理解青年期,认为青年期是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成熟方面,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,是个体向心发展的成熟期,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,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(朱智贤)。
发展心理学理论表明,青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——对于“我是谁”,“我在社会中处于何处”,“我将要去向何方”的稳固和连贯知觉(Erikson,1963)。由于当今社会多元化和教育的普及化,青年要自由选择职业、朋友和恋爱对象,在父母的期待和同伴的压力下,他们感触到的多是困惑和迷失。所以克服青年发展的心理障碍,成功实现自我统合,对于个体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。
综合以上理论,我认为青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有着一些特定的需求和动机,而星座文化则恰好符合青年的这种心理需求,所以才引起青年的广泛关注和接触。星座文化也符合时尚流行的规律,所以才能成为一种青年时尚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。星座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的传播过程中,人际渠道和群体影响也会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,不同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。另外,大学生从小成长的环境、如今生活的城市、年龄、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对星座文化的接触以及态度。
由于男女生性别所导致的固然差 ……此处隐藏12219个字……要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,不要盲目攀比,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消费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学生调查报告 篇6背景
现如今,大多数学生每周或每月都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一定数额的钱,这就是零花钱。但是,身为零花钱使用者的我们,对以下四个问题是否了解呢?
目的
探究中学生零花钱的花费情况
调查方法
1.问卷调查
2.口头了解
3.网络搜索
调查情况
问题1:零花钱的来源
——94.4%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来自父母
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,生活开销一般老师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,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,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,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关爱。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,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,同时接触了社会,丰富了社会经验。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产还是比较小,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。 问题2:零花钱的数额——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,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均。 初中生的年龄尚小,平时花费不多,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,家长们一般不会给不孩子太多钱支配,只有在一些郊游,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才会相对慷慨一些,一般在平时,就每次给几元钱,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。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。相对来说,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,学习上的花费也明显多于初中生,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,家长们会毫不犹豫,同时孩子的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,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。
问题2:零用钱的使用情况
——中学生零用钱三大流向:购书,零食及储蓄。
值得一提的是有36.5%的中学生朋友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,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,是一种积攒行为。这个结果表明,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。
问题3:对零用钱的态度
——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
一个人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,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就有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;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,长大后自不会大手大脚,小时候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让他感到钱来得容易,长大后一不留神,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。建议
为了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,不让学生的心灵被金钱所吞噬,我们建议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做起:
一、政府有关部门做到:
1、有关部门去各中小学门前查处一些无牌无证的小吃、玩具摊档等,净化学校门前的环境。
2、到学校、各村宣传到无牌无证的小吃摊档,浪费金钱的害处和不浪费金钱,勤俭节约的好处等。
3、多张贴宣传标语等。
二、学校做到:
1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
2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金钱,树立正确的金钱观。
3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,不搞攀比,树立正确的消费观。
三、家长做到:
1、树立正确的榜样。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;
2、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?金钱意味着什么?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。
3、控制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;
四、学生自己做到:
1、根据实际,计划开支。不要零碎地、频繁地问父母要钱,这样难免他们不耐烦,也容易造成多花钱的错觉。你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预算一下,如每月做个月份计划,一次性向父母要,然后自己掌握,控制使用。譬如说,一个月消费的项目和总金额相对稳定;各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先后慢急来分配金额,尽可能减少开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;
2、坚持记账,节约开支。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,坚持记账,就是学习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。这样可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,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,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,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。这不仅有利于节约,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、自我管理;
3、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,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。那种动辄购零食、同学之间轮流请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。 金钱并不像平常说的那样,是一切邪恶的根源,惟有对金钱的贪欲,即对金钱过分的、自私的、贪婪的追求,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。因此,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,学会合理使用金钱,让祖国的花朵不被金钱腐蚀!
学生调查报告 篇7我国大学扩招后,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,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。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,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,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。针对这一社会现象,我们小组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,共有548位大学生参与了回答。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、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。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、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、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,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,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。
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:
一、多数学生对于“务实”有新的认识,就业期望趋向现实,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、工作区域等方面。
(1)就业方向: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
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“先就业后择业”、“先择业后就业”、“继续深造”,它们分别为41.76%、28.57%、27.84%。调查显示,在面得就业压力时,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。
在此问题的选择中,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“继续深造”,这选项占27.84%,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,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,且越演越烈。究其原因: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;二是就业竞争激烈,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;三是心理因素,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,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。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,其利与弊何在?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,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,改善我国人才结构,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。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,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,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,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,职业期望趋于“非风险化”。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,22.92%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“不容乐观”的评价,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,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。由此可见,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。
(2)就业取向: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
调查结果表明: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,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.54%。这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,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,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,这与学生的“自我发展”、“自我实现”的需要密切相关。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,且就业岗位多元化,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。